团体险包括哪些(数字精细化下的健康团险赛道 能够成为未来健康险的黄金赛道吗?)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近些年来健康险赛道竞争愈发激烈,同时伴随着保险回归保障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中小保险公司开始重视团体健康险业务。
我们知道按照投保主体的不同,商业健康险可分为团体健康险和个人健康险,虽然国内团体健康险起步较晚,但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占据商业健康险总保费规模的三成。而近日商业健康险团险赛道公司保险极客完成D轮数亿元融资,也为原本不算沉寂的商业健康险团险赛道添上了一把火。
我们通过分析国内团体健康险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海外团体健康险市场的成熟经验,看看能否给予国内团体健康险市场的发展一些有用的思考。
国内团体健康险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首先我们看国内近几年健康险保费收入的相关数据,2018年保费收入5448亿,同比增长24.12%、2019年保费收入7066亿,同比增长29.69%、2020年保费收入9078亿,同比增长28.47%、2021年保费收入10214亿,同比增长12.51%。
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可以发现健康险的保费收入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虽然从2020年开始健康险的增速开始下降,但是无论从当前外部宏观经济环境还是行业监管导向来看,健康险将在行业里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而从健康险的细分占比来看,健康险的业务仍然以个人客户为主导,团体业务不断发展,占比开始逐年增加。
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接着我们看近几年国内团体健康险的保费收入,2018年保费收入1329亿、2019年保费收入1802亿、2020年保费收入2475亿、2021年上半年1322亿。而预计2026年团体健康险行业保费收入将会达到4410亿元。
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虽然国内团体健康险保费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在《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国内2/3的企业从未投保团体保险,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并没有投保团体保险的意识,同时团体健康险在健康险的占比也偏低,仅仅为25.5%左右,与海外的国家有明显的差距,比如以美国为例,其商业健康险领域就是一个以企业团体采购为主的团险市场,企业团险占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的8成左右,如果与之对标的话,我国的团体健康险还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海内外团体健康险提供商:
加速推进智能化转型解决方案
我们知道团险的经营非常考验保险公司的精细化运营能力,并且多以传统的线下方式为主,而针对团险的产品和运营服务,海外的团体健康险提供商正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作为赋能工具,加速推进智能化转型解决方案。我们看以下具体的案例。
eHealth:提供小企业健康保险
eHealth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帮助客户找到适合个人需求的健康险计划的在线平台,通过将繁杂多变的健康险产品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在复杂的监管环境中帮助客户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健康险产品,从而彻底改变了美国个人及小型企业健康险的获得方式。自成立以来,通过eHealth投保的客户已超过5百万人。
eHealth推出的电子健康系统能帮助小型企业更好的选择团体健康保险计划,包括帮助处理健康保险公司的索赔、账单处理、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免费提供决策工具、帮助完成申请和注册繁杂手续等各项服务。现阶段eHealth的电子健康系统已经搜集了来自70多家保险公司的1300份小型企业健康保险计划。
同时eHealth还推出了两项团体健康保险计划,小型企业团体牙科保险和小型企业的团体视觉保险。
小型企业团体牙科保险:eHealth搜集了来自50多家保险公司的300多项实惠的团体牙科计划,最低每月12美元,平均为公司员工节省数千美元主要牙科服务的自付费用。保险保障内容包括了免费清洗和定期检查、常规清洁等预防性护理、来自全国各地的牙科专家的专业检查等等。
小型企业的团体眼科保险:eHealth搜集了来自34家保险公司的100多个团体眼科保险计划,最低每月4美元。保险保障内容包括了隐形眼镜的年度津贴、主要医疗问题的眼部护理、激光眼科手术程序的折扣等等。
Taylor:推出团体和员工福利计划
Taylor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独立的保险经纪机构,专注于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为各种规模的企业创建定制的且经济高效的保险计划,从而为企业以及员工提供高水平的价值服务和健康管理。
Taylor推出的团体和员工福利计划包括健康保险、牙科保险、眼科保险、短长期残疾保险、平价医疗保障保险。同时Taylor的每项团体和员工福利计划都包含八个保障要素,分别是流动服务、急救护理和急诊室就诊、住院保险、产妇和新生儿健康保险、精神健康和物质滥用治疗、处方药福利、恢复和康复服务、健康筛查和疫苗接种服务。
以眼科保险为例,Taylor的员工福利计划保费很低,虽然只涉及与员工眼部护理相关的基本服务,但保障内容和服务较为全面,包括年度眼科检查、眼镜片和隐形眼镜维修,眼科护理专业人员的免费眼部医疗服务。
Everlong:高性能团体健康保险
Everlong是一家会员专属的网站,成立于2012年,要成为会员,必须拥有50名或以上的员工参加其团体健康保险计划,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来控制计划成本和改善员工健康。
Everlong开发了一种专用的高性能健康保险专属模型,从而帮助客户购买团体健康保险,控制计划成本。
而这个专属模型最大的特点就是100%的透明度,Everlong的客户对自身健康计划的资金来源有更大的控制权,从他们自己的索赔费用到专属运营,一切都是透明的,客户可以灵活选择其健康计划的构建方式以及与之合作的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
我们看Everlong服务的具体案例,一家专门从事康复和专业护理的医疗保健公司,面临着不可持续的长期医疗保健成本,在加入Everlong的高性能健康保险专属模式之后,5年平均止损涨幅仅为3.1%,同时通过Everlong专属模式指导下的团体健康保险,保障并改善了其员工的健康,减少了运营成本。
而相比于海外,国内的团体健康保险市场发展较为缓慢。
在国内团体健康保险是以各种社会团体为投保人,以其所属员工为被保险人,当其身体健康遭受损害与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给予保险金赔付的一种团体保险形式。主要的险种包括团体(基本)医疗费用保险、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团体特种医疗费用保险、团体丧失工作能力收入保险。而团体保险对团体投保绝对人数要求一般不得少于50人,但近年来对投保人数的要求逐渐降低,对10人甚至10人以下的团体也可以承保。
现阶段,国内也涌现出专门做团体健康保险的平台,比如专注于团险数字化的保险极客、多场景健康服务的宜员科技、走高端量身定制路线的招商信偌。
我们以宜员科技为例,这是一家互联网 企业员工团体医疗保险的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字化健康干预和多场景健康服务来对公司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健康保障。员工保险套餐包括百万医疗、高端医疗、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通过保险方案自选升级和保险产品方案灵活创新来达到理赔服务的高效便捷。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通过智能化解决方案推进团体健康险为企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管理是未来的主要趋势,比如包括Everlong开发的高性能健康保险专属模型,或者宜员科技的数字化干预和多场景健康服务,都是利用智能化解决方案把控团体健康险的风控、数据分析、和医疗服务能力。
团体健康险发展潜力巨大,
但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国内团险业务的发展如果与海外成熟的团险市场相比较的话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国内企业员工保险保障需求十分旺盛,因此团体健康险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但现阶段团体健康险的发展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投保意识差、客户群体少:前文我们提过,目前国内2/3的企业从未投保过团体保险,这也包括团体健康险,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并没有投保团体健康险的意识,同时团体保险覆盖的人群是远不如个险渠道和银保渠道。
鼓励政策不到位:团险业务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在没有明确的政策保驾护航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不愿意为员工投保,增加企业负担,这样就导致团体健康险的客户大多集中在具有福利待遇的大企业,从而进一步减少目标客户群体,无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产品单一,投入不足:现阶段国内团体健康险还是多以传统的线下方式为主,因为团体健康险的市场占比小,保险公司不愿意在人员专业培训、数据支持、渠道拓展、系统支持等方面做大量的投入,这也导致业务发展缓慢、无法吸引客户、且产品单一只针对大型企业,下沉不足的情况下难以保障中小企业员工的团体健康险的相关服务。
控制成本手段的缺乏:现阶段国内的团体健康险种类少、价格高、同时赔付率高,这也就导致整个团体健康险市场是处于亏损的状态,其中控制成本手段的缺乏是其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对于团体健康险的经验数据缺乏、控制风险能力水平低,这就给研发团体健康险的产品数据的搜集和调研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因此对于团体健康险的成本控制手段,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控制成本的方法。
医疗服务的不完善:团体健康保险的投保人对医疗服务机构的行为是没有约束力的,医疗服务机构会提供过渡的医疗服务,也就是“小病大治”。这里可以参考美国的人头费支付制度,以合约形式按人头收取医疗保险费,直接向被保险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这样就避免了医疗服务机构的过渡服务,提供了医院效率、降低了医疗服务成本,营造良好的市场范围,因此医疗服务供给的改革也是降低团体健康保险成本的主要手段。
虽然目前国内团体健康险的发展较为缓慢,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但国内的市场应该给予更多的耐心,以更加专业、更加长远的目光审视团体健康险,努力实现团体健康险市场高质高效的发展、从而挖掘巨大的发展空间。那么需求旺盛的团体健康险在未来能否成为健康险的“黄金赛道”,我们值得期待。
本文由悠然发布,不代表九财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