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攻略

常州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爆!2019原来这么多外来人口在常州买房,龙城吸引力十足)

常州星象聚文昌,

洪顾孙杨各擅长。

中有黄滔今李白,

看潮七古冠钱塘。

——清 袁枚

江苏四小花旦之一,常州是颇有烟火味的龙城。

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一个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一处常乐之州、宜居福地

距今已有3200年的历史文化,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常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定居江南福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名人荟萃。

江南福地常州府,以文化为魂,历史为根,不仅文人辈出,更是吸引更多外来人口。

1

2019年4月14日,常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了《关于调整我市住房公积金有关使用政策的意见》。




新政放开了异地公积金贷款的限制,同时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额度以及缴存余额的倍数的计算规则进行了调整,新政将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

在外省市正常缴存公积金的职工,如果在缴存地无贷款记录或仅有一次贷款且已还清的,在常州购买自住住房时,可以持缴存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异地贷款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证明》向常州市公积金中心申请办理的公积金贷款。在申请贷款时,在贷款额度、计算规则等方面享受与本地职工同等权益。

常州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的放开,无疑是常州对于外来人口的积极拥抱,人口这个经济红利还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源动力。

2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三角”,而沪宁线是中国经济的“黄金线”,而常州就是这线上的“黄金分割点”。

近几年,外地来常置业的市民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而在今年4月公布的新政里常州将放开异地公积金贷款限制,拥抱外来人口。

据克而瑞常州房产测评统计,2019年1-5月以来常州外来人口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数量不断上升。


由图标可以看出,1-5月外省人口来常购房量从544到1501套,增加了176%。更是在5月份的时候,外省及省内其他城市购房量达3106套,占当月商品住房总销量的41%。常州已然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购房,人口红利亦是逐渐凸显。

其中,来常购房的省内其他城市主要有盐城、镇江、徐州。位居榜首的盐城1-5月购房量643套,江苏省内一直是苏南苏北经济的不均衡,也许导致苏北地区客户大量来常购房的原因。


而省外客户来源较广,其中购房客户来源有30个省份,其中安徽、河南、四川、湖北、江西、山东、浙江、陕西、福建、湖南购买量位居前十。尤其安徽以1738的购买量位于第一,这主要是由于安徽省临近常州,来常人口较多。


3


对于房价,大家应该知道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人口的流入与流出,是关乎城市房产价值的重要因素。

短期看政策,我们先来看看常州房产调控政策的现状。目前,常州的限售、落户及公积金政策还比较开明

限售政策 常州目前执行的调控政策为2017年4月的政策,其中规定:新购买商品住房(包括二手住房)的,取得产权证后满2年方可上市交易,即新购住房两年内禁止交易。

落户政策 今年年初,常州政府网站公布市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户籍准入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2019年,常州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

公积金政策 常州市公积金管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常州市公积金有关应用政策的意见》,新政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政调整了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规则,差异化贷款政策更加灵活有针对性,资源更好地向刚需首贷倾斜,利好刚需购房;另外,异地缴存公积金也可在常州贷款买房,进一步拥抱外来人口


中期看土地,今年来常州的土拍一度火热,全市多处地块出让,早已让常州楼市万木争春。

长期看人口,近几年常州人口流入不断增加,这就是常州利好发展之源。

2016年末,常州全市常住人口为470.8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0.66万人

2017年末,常州全市常住人口为471.73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人

2018年末,常州全市常住人口为472.86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1.13万人

落户政策的放宽,将会持续吸引更多外来人口落户常州,导致需求量扩大,需求增大,市场自然会更加具有活力。7月之后,公积金新政不仅利好刚需购房者,还支持异地公积金在常买房,推动常州楼市发展自是必然。

需要明确的是,从今年的土拍情况来看,多区域地块楼面价持续走高,待高价地开发入市,房价2w 甚至是3w 的项目会越来越多,常州楼市也将迎来新的格局。而随着下半年地铁一号线的开通,常州的城市发展也将走向新时代。


本文代表克而瑞常州机构观点,供参考

本文由染其发布,不代表九财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zxwl56

微信咨询
九财网
返回顶部
X九财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zxwl66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