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平安银行贷款还不起 (强制断贷,断了平安银行的股价?)
前段时间平安银行还在忿忿不满股价被低估,其董秘周强夸夸其谈“要珍惜14块钱的平安银行”,18元的增持价格就是他们对估值底部的判断,然而转眼迎来了时至今日早已击穿14块钱的平安银行。
截止7月29日收盘,平安银行报收12.68元,成交量为83.15万手,成交额为10.60亿元,换手率为0.43%,市值仅为2461亿元,较一年前20元的股价仅剩6成。
不满足于14元股价的周强,曾对股价的走低辩解称“银行股比较朴实、低估值,但是也挺能持家过日子”,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近期陷入“强制断贷”风波的平安银行恰恰是与民生紧密相关,老百姓一面不能如期入住房子,一面还要勒紧裤腰带还房贷,既没有了“家”也很难“过日子”。
作为贷款银行,违规在房屋主体结构未封顶前发放按揭贷款;作为贷款银行,将按揭贷款资金违规划入非监管账户;作为预售资金监管银行,未积极履行资金监管义务,导致预售资金支出不明等等原因,皆导致了业主们的集体抗议,罢工还房贷。
“强制断贷”影响的不仅仅是业主的生活,烂尾楼的风险终将外溢到银行业,停贷违约将导致银行个贷规模缩水和不良率增加。
或许受“强制断贷”影响,平安银行的股价也是在7月初断贷风波发酵时开始呈现断崖式下跌,同期一起下跌的还有工行、农行、邮储、招行、兴业、平安等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
但平安银行几乎是此番“劫难”中跌幅最大的个股,平安究竟房地产业务有多大?此番断贷风波又将给平安银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房贷上升,不良翻倍
众所周知,房地产贷款(含房地产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是商业银行贷款主体。根据央行公开的信息,2008-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从3.0万亿元增至21.9万亿元,占住户部门贷款余额45%-54%。
根据平安银行历年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1年间,平安的房地产贷款比例为8.8%、9.8%、10.2%、9.4%,而招商银行为8.05%、8.20%、7.77%、6.78%。总体趋势是上升和下降,经营理念的差别跃然于纸上。
截止到2022年第一季度末,平安银行在对公房地产方面的贷款余额为2928.20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的8.5%,较上年末下降0.9个百分点;不良率0.45%,比上年末的0.22%翻涨一倍多。
同期,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6694.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2823.11亿元,同比增长1.1%,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8.9%。
从这一比例来看,以及账面上926.86亿元的贷款减值准备余额,平安银行受到的“强制停贷”影响似乎并不大,但要注意的是,住户按揭贷款在银行中一直被认为是最好的资产,一旦这场断贷风波愈演愈烈,银行将无法按时回收贷款,坏账压力很大。但同时也会带来风险的外溢,从而对银行的资产质量、信贷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风险敞口较大?
日前,据业内人士分析,结合总按揭规模及对应违约开发商客户情况看,平安银行在停贷影响下的风险敞口还是较大的。
虽然平安银行在前两个财政年度中只增加了800亿元的个人住房贷款,但是其净利润增长速度已经高达40%。事实上,平安银行在个人贷款中所占比例只有14%-15%,而平安银行则将个人信贷重点放在了利率较高的信用卡和其它私人信贷上。在企业贷款上,平安银行在“高风险、高回报”的房地产领域占据了28.94%的份额,与招行18.68%和15%的兴业相比,前者的比例要高得多。由此可知,平安银行在个人按揭贷款的布局尽管增速较快,但占比相对更小,而在公司贷款方面,将29%的资金投入了房地产行业,相关风险较大。
距离“强制停贷”风波发酵已过一月多时间,一股停贷断供潮以“城传城”之势,从中原地区蔓延到华中、华北、华东,各地的业主罕见地隔空抱团以断贷名义抗议,各大银行也已纷纷现身称“总体风险可控”,但单从平安银行的贷款情况来看,就真的“可控”吗?
断贷成“双杀”
“强制停贷”事件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并且很有可能是一种“双杀”局面。
一是从房贷危机、断供、到贷款停滞,其根源仍在于“烂尾楼”,很多人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就是为了买房,结果几年后,房子还不能交付,但还是要继续还房贷不然就是造成违约对个人征信有着严重会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后代。
二是也会让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到银行的资金,甚至是资金的流动。
不论“强制停贷”事件最终将如何发展,但给平安银行的启示或许更是对未来调整贷款结构、乃至经营理念的转变。
本文由染其发布,不代表九财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